时间: 2025-04-27 15:4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4:16
“书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朱砂(一种红色矿物颜料)书写或绘画。在古代,朱砂常用于重要的文书、符咒或经典文献的书写,因其颜色鲜艳且不易褪色,被认为具有神圣和正式的象征意义。
“书丹”一词源于古代对朱砂的使用。朱砂在古代**被广泛用于书写和绘画,因其颜色鲜艳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书丹”逐渐成为指代用朱砂书写的特定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朱砂被视为吉祥和神圣的象征,常用于重要的文书和仪式。因此,“书丹”不仅是一种书写方式,也承载了文化和社会的象征意义。
“书丹”一词给人以庄重、神圣和正式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仪式感和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参观古代碑林时,我曾亲眼见到用朱砂书写的碑文,那种鲜艳的红色和工整的字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书丹”这一词汇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书丹”:
书丹于石,字字如血,
千年不朽,见证岁月。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碑文的照片,红色的朱砂字迹在灰色的石碑上显得格外醒目。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书写时的笔触声和墨香。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用特殊颜料或材料书写的文献,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使用黑色和红色颜料。
“书丹”这一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的书写方式,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
1.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2.
【丹】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 、 《书·禹贡》-砺砥砮丹。 、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 《荀子·正论》-加之以丹矸。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
【组词】
丹矸、 丹砂、 丹砾、 丹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