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1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10:16
“乣军”(读作“jiǔ jūn”)是一个历史术语,主要指代辽朝时期的一种军事组织。乣军通常由不同民族的成员组成,包括契丹、汉、女真、蒙古等,他们在辽朝的军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历史学术语境中,“乣军”主要用于描述辽朝的军事组织和民族融合现象。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绘古代战争场景或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在口语中,由于其历史性和专业性,这个词并不常见。
同义词:混合军、多民族军队 反义词:单一民族军队
“乣”字在古代汉语中意为“混合”或“杂”,因此“乣军”字面意思即为“混合的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主要在历史学和古代文献中使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
在辽朝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乣军体现了当时民族融合和军事组织的特点。这种多民族的军事组织形式对后来的金、元等朝代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历史爱好者或学者,“乣军”可能唤起对古代战争、民族关系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对于一般读者,这个词可能带来一种遥远和神秘的感觉。
由于“乣军”是一个专业历史术语,个人生活中可能较少直接接触到。但在历史学习或相关研究中,这个词是不可或缺的。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乣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各族勇士并肩作战,共同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想象一幅画面:辽阔的草原上,乣军的营帐星罗棋布,战马嘶鸣,战士们操练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军事组织如蒙古帝国的“千户”和“万户”也体现了多民族的军事融合,但具体名称和组织形式各有特色。
“乣军”作为一个历史术语,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但它在理解和研究古代历史,特别是辽朝的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学习和了解“乣军”,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