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4:44
泛舟:字面意思是指在水中划船游玩,通常指在湖泊、河流或海洋上乘船游览。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休闲和娱乐性质,常用于描述一种轻松愉快的户外活动。
泛舟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泛”字有广泛、普遍的意思,“舟”即船。随着时间的推移,泛舟逐渐演变成指代在水上划船游玩的活动。
在**文化中,泛舟常常与文人墨客的雅致生活联系在一起,如古代文人在湖上泛舟吟诗作画,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泛舟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轻松、愉悦和宁静的。它让人联想到自然的美景和悠闲的时光,有助于放松心情。
个人经历中,泛舟可能是一次与家人或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留下温馨的回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湖光山色间,泛舟轻摇,心随波荡漾。”
泛舟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平静的湖面、轻轻摇曳的船只和周围的自然风光。听觉联想可能是水波拍打船舷的声音和远处鸟鸣。
在英语中,泛舟可以对应“boating”或“canoeing”,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活动本身,而泛舟在中文中带有更多的文化和情感色彩。
泛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水上活动,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深层含义有助于更丰富地运用这一词汇。
1.
【泛】
(形声。从水,乏声。汎、泛实同一词。本义: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汎,浮貌。从水,凡声。与泛略同。与氾迥别。 、 《诗·邶风·柏舟》-汎彼柏舟。 、 《国语·晋语》。注:“浮也。”-汎舟于河。 、 《周礼·酒正》-一曰泛齐。 、 《释名·释饭食》-汎齐,浮蛾在上汎汎然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汎汎杨舟。 、 《文选·张衡·思玄赋》-乘天潢之汎汎兮。 、 明·魏学洢《核舟记》-盖大苏泛赤壁云。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泛彭蠡口,四望无际。
【组词】
泛然、 泛浮、 泛萍、 泛蚁
2.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 、 《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 、 《考工记·总目》-作舟以行水。 、 《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舟以行川谷。 、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宋·苏轼《石钟山记》-舟人大恐。(舟人,船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舟人指点。
【组词】
舟人、 舟次、 舟牧、 舟师、 舟航、 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