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0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09:42
书亭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售卖书籍的小亭子或小屋。它通常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如街道、公园、车站等地方设置的,用于销售报纸、杂志、书籍等出版物的小型零售点。
在文学作品中,书亭可能被用来象征知识、文化或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书亭”来指代那些提供阅读材料的小型零售点。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零售业,书亭可能被视为一种特定的商业设施或城市元素。
同义词:报摊、书摊、书报亭
反义词:电子书店、在线阅读平台
书亭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书”和“亭”两个字组成,反映了其基本功能和结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阅读*惯的变化,书亭的形式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从传统的纸质书籍销售点逐渐向数字化服务转变。
在**,书亭曾经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阅读和信息获取途径。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书亭面临着转型的挑战,但它们仍然在某些社区和文化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书亭常常让人联想到安静的阅读时光、知识的传播以及城市的文化氛围。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过去简单生活的怀念,或是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书亭是我在等待朋友或乘坐交通工具时消磨时间的好去处。我喜欢在书亭里翻阅最新的杂志,这让我感到放松和充实。
在诗歌中,书亭可以被描绘为一个充满智慧和灵感的地方,如:
在繁忙的街角,书亭静静矗立, 知识的灯塔,照亮行人的心。 翻开一页页,墨香四溢, 书亭,是城市中最美的风景。
书亭可能让人联想到木质的结构、整齐排列的书籍、翻书的声音以及偶尔传来的报童叫卖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书亭的独特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设施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设施可能被称为“newsstand”或“bookstore kiosk”,它们在功能和外观上可能与**的书亭有所不同。
书亭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2.
【亭】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同本义。后指驿亭。
【引证】
《说文》-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 、 《一切经音义经》-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 《释名·释宫释》-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 《汉书·高祖纪》-为泗上亭长。 、 晋·干宝《搜神记》-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组词】
亭邮、 亭民、 亭寺、 亭舍、 亭传、 亭置、 亭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