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0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7:52
词汇“享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享祠”进行深入分析:
“享祠”的字面意思是祭祀时供奉神灵或祖先的场所,特指宗庙或祠堂。在古代,享祠是家族或宗族进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地点,用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享祠”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享”意为供奉、祭祀,“祠”指祠堂或宗庙。随着时间的推移,“享祠”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逐渐被更为通俗的词汇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祭祀祖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享祠作为祭祀的场所,承载了家族的记忆和传统。它不仅是活动的地点,也是家族凝聚力和文化传承的象征。
提到“享祠”,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景,感受到对祖先的敬仰和家族的凝聚力。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由于“享祠”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经历可能较少。但在参观一些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或历史遗迹时,可能会遇到类似的祭祀场所,从而对“享祠”有更直观的认识。
在创作中,可以将“享祠”融入到描述古代家族或宗族的故事中,用以营造历史氛围和家族情感。
想象一座古朴的享祠,四周环绕着青松翠柏,香烟缭绕,钟声悠扬,这样的场景可能会带来一种宁静而庄重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祭祀场所可能被称为“神殿”、“教堂”或“清真寺”,它们在各自文化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即**活动和社区凝聚的中心。
“享祠”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添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1.
【享】
(会意。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享,献也。 、 《诗·小雅·信南山》-享于祖考。 、 《诗·小雅·天保》-是用孝享。 、 《诗·小雅·楚茨》-以享以祀。 、 《考工记·玉人》-诸侯侯以享天子。 、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 、 《礼记·祭法》-享尝乃止。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相夺予享。 、 《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 、 《西游记》-杀牛宰马,祭天享地。
【组词】
享厅、 享牛
2.
【祠】
(形声。从示,司声。本义:春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 、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