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5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53:56
“东观续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东观这个地方继续编写历史。东观是东汉时期的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位于洛阳。这个成语比喻继续前人的事业,特别是指编纂历史书籍或文献的工作。
在文学作品中,“东观续史”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团体继承前人的学术或文化事业,特别是在历史研究或文献整理方面。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术讨论或历史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恰当且富有文化内涵的表达。
“东观续史”源自东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当时东观是国家重要的文化和学术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用来泛指任何形式的学术或文化传承。
在**文化中,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东观续史”这个成语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学术传承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它鼓励人们继续前人的努力,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曾参与一个项目,旨在整理和出版一些古代文献。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东观续史”的意义,感受到了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责任和荣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东观续史志,翰墨传千古。”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在古朴的书房中,烛光下细心整理着古籍,背景音乐是古琴的悠扬旋律,这样的场景完美地体现了“东观续史”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继续前人的智慧”(building on the wisdom of the past),虽然不如“东观续史”那样具体和富有历史感,但也传达了相似的传承和发展的概念。
“东观续史”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学和工作中,要尊重和继承前人的智慧和成就,为文化的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自信。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观】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引证】
《尔雅·释宫》郭璞注:“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观谓之阙。 、 《礼记·礼运》-出游于观之上。 、 《后汉书·班固传·典引》-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
【组词】
观阙、 观魏
台榭。
【引证】
《左传·哀公元年》-宫室不观,舟车不饰。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组词】
观台、 观榭、 观阁
3.
【续】
(形声。从糸(mì),卖(yù)声。本义:连接起来,接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续,联也。 、 《尔雅》-续,继也。 、 《礼记·深衣》-续衽钩边。 、 《晋书·赵王伦传》-貂不足,狗尾续。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 、 《儒林外史》-一时人急智生,把自己头发拔下一绺,登时把弓弦续好。
【组词】
续弦;续篇;续编
4.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1. 【东观】 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明帝诏班固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章和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 称宫中藏书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