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17
“专史”一词通常指的是专门针对某一特定领域、**、人物或时期的历史研究。它强调的是对特定主题的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与通史或一般历史研究相对。
在学术领域,“专史”常用于指代那些专注于某一特定学科或领域的历史研究,如经济史、科技史、文学史等。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详细描绘。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专史”来形容对某个人或**的深入了解。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领域和深度不同,而反义词则体现了研究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上的对比。
“专史”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专”和“史”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专门”和“历史”。在历史学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学科的细分和专业化,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
在学术界,特别是在历史学领域,“专史”的研究被视为学科深入和专业化的标志。它反映了社会对知识深度和专业性的追求。
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专史”可能带来一种专业性和深度的联想,而对于一般读者,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对某一特定主题的深入探索和了解。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曾参与编写一部关于本地工业发展的专史,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挑战和乐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部专史的篇章里,每一页都浸透了时间的秘密,每一行都承载着过去的重量。”
想象一部关于音乐的专史,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乐谱、演奏家的肖像和悠扬的旋律。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specialized history”或“field-specific histor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了同一概念,即对某一特定领域的深入历史研究。
“专史”这个词在我对历史学的理解和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代表了学科的深度和专业化,也启发了我对特定主题进行深入探索的兴趣。在未来的学*和研究中,我将继续利用这个词来指导我的学术方向和研究方法。
1.
【专】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纺专,收丝器。
【引证】
《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专,纺专。 、 《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载弄之瓦。
2.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