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1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15:11
“人天永隔”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因为某种原因而永远分离,无法再相见。它通常用来形容生与死之间的隔阂,即一个人去世后,与活着的人永远分离。
在文学作品中,“人天永隔”常用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无法再见的悲伤。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类似的表达如“阴阳两隔”等则较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探讨生死、分离等主题。
同义词:阴阳两隔、生死相隔、永别 反义词:重逢、再会、团聚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情感色彩和使用场景上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着分离和相聚的主题。
“人天永隔”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生死观念,认为人死后灵魂归天,与活着的人永远分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表达更广泛的分离和无法再见的情感。
在**文化中,生死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人天永隔”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生死分离的深刻认识和情感表达。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怀念。
这个词汇带给我一种深沉的悲伤和无奈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亲人的离世,以及生者对逝者的无尽思念。这种情感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亲人去世,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人天永隔”的含义。每次想起他们,心中总是充满了思念和无法再见的遗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遥远的天边,
你我人天永隔,
思念如潮水般涌来,
却只能在梦中相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亲人离世后,生者独自站在墓前的画面,背景是苍凉的天空和孤独的树木。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旋律,如钢琴曲《River Flows in You》,来增强“人天永隔”的情感表达。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one to a better place”或“passed awa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生死分离的情感。
“人天永隔”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生死分离的情感,也让我在文学创作和日常生活中更加丰富和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现在体仁和银屏都死了,与世人已经~,全家开始回想他俩的好处。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永】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 、 《诗·周南·汉广》。毛传:“永,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4.
【隔】
(形声。从阜,鬲(gé)声。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本义:阻隔、遮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隔,障也。 、 《文选·张衡·西京赋》-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组词】
把一间房隔成两间;隔越、 隔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