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3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6:23
环境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人类活动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学科。它涉及环境科学、政策制定、经济学、法律和伦理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在专业领域,如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中,“环境管理学”是一个核心概念,用于指导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在口语和文学中,这个词可能较少直接使用,但相关的概念和理念(如环保、可持续发展)经常被提及。
同义词:环境科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管理 反义词:环境破坏、污染控制忽视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侧重点不同,例如“环境科学”更侧重于科学研究,而“环境管理学”侧重于实践和应用。
“环境管理学”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开始系统地研究如何管理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词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现代社会,环境管理学的理念和实践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责任感的提升。
提到“环境管理学”,我联想到绿色、清新和可持续的未来。这个词激发了我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积极情感,也提醒我作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环保行动。
在我的生活中,我参与过社区的环保项目,如垃圾分类和植树活动,这些都是环境管理学理念的实践。
诗歌: 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上, 环境管理学的种子悄然播下, 它生长,它繁盛, 为地球编织绿色的梦。
视觉:联想到蓝天、绿树和清澈的河流。 听觉:联想到鸟鸣、溪流声和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和法语中的“Gestion de l'Environnem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和目标是一致的。
“环境管理学”是一个多维度的学科,它不仅涉及科学和技术,还涉及伦理、政策和日常实践。在我个人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个词提醒我要关注环境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以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
1.
【环】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环,璧也。 、 《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肉好若一谓之不。 、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 、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闻水声,如鸣佩环。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
【组词】
环佩、 环玦、 环琨、 环塡
2.
【境】
(形声。从土,竟声。本义:边境,国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境,疆也。 、 《吕氏春秋·赞能》-至齐境。
3.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
4.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5.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