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5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54:57
词汇“[厄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通常用来指代不幸的灾难或严重的困境。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厄灾”字面意思是指不幸的灾难或严重的困境。其中,“厄”字有困苦、灾难的意思,“灾”字则直接指灾难。
在文学作品中,“厄灾”常用来形容重大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的灾难,如战争、瘟疫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可能因为其较为文雅和正式。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灾害学等,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特定的历史**或灾害情况。
“厄灾”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仍然可见。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对灾难持有敬畏和避讳的态度,因此“厄灾”这个词汇也带有一种对不幸的严肃和沉重的情感色彩。
提到“厄灾”,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痛苦、悲伤和无助的情感。这个词汇能够唤起人们对不幸**的深刻记忆和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重大灾难时,使用“厄灾”可以增加表达的正式性和严肃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厄灾”来描绘一种深重的悲剧氛围:
在那无边的黑暗中,
厄灾如影随形,
吞噬着希望的光芒。
提到“厄灾”,可能会联想到灰暗的色调、沉重的音乐和悲伤的场景,如战争纪录片中的画面或灾难电影中的配乐。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使用“calamity”或“disaster”来对应“厄灾”,这些词汇同样传达了不幸和灾难的含义。
“厄灾”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不幸和灾难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1.
【厄】
(厂卩会意。“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本义:困厄,遭遇困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戹,隘也。从户,乙声,字亦作厄。 、 《苍颉篇》-厄,困也。 、 《诗·谷风》笺-厄难,勤苦之事也。 、 《易·解注》-能济其厄涣。 、 司马迁《报任安书》-仲尼厄而作《春秋》。
【组词】
厄气、 厄难、 厄困、 厄苦、 厄急
为难;迫害。
【引证】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两贤岂相厄哉?
【组词】
厄日
2.
【菑】
(形声。从艸,甾(zī)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菑,不耕田也。 、 《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不菑畬。 、 《尔雅》-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 、 明·徐光启《甘薯疏序》-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
【组词】
菑畬、 菑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