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5:09
“左右两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处于左边和右边都难以选择或决定的困境。基本含义是指在两种选择或情况之间犹豫不决,难以做出决定,因为无论选择哪一边都会有不利或不满意的结果。
在文学作品中,“左右两难”常用来描绘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增强情节的紧张感和人物的复杂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常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困境,如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问题。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心理学,它可能用来描述决策理论中的两难选择问题。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情感色彩的不同,例如“进退维谷”更强调困境的深度和无法逃脱的感觉。
“左右两难”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和道德思考,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中,强调在道德和责任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以描述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选择难题。
在**文化中,“左右两难”反映了传统价值观中对平衡和和谐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体现了个人在追求个人发展和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
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焦虑和无奈的情感反应,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在面对重要决策时的内心挣扎。联想可能包括各种生活中的实际困境,如职业选择、家庭责任和个人梦想之间的冲突。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面临是否搬到另一个城市工作的决定,这让我感到左右两难。一方面,新工作提供了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我担心离开家人和朋友会带来孤独感。
在诗歌中,可以将“左右两难”融入描述自然景观的诗句中,如“山川左右两难,云雾缭绕心间”,以此来象征内心的迷茫和不确定。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站在分叉路口,面露难色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沉重的叹息声或犹豫不决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意思是在两个不利的选项之间做出选择。这个表达在西方文化中也常用来描述类似的困境。
“左右两难”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在面对选择时的普遍心理状态。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困境的词汇,也是一个引发深思的符号,提醒我们在决策时需要权衡利弊,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两难,如何是好?
这件事真叫他左右两难。
1.
【左】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 同: 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佐”。-左,手相左助也。 、 《易·象上传》-以左右民。 、 《虞书》-予欲左右有民。 、 《诗·商颂·长发》-实左右商王。 、 《周礼·士师》-以左右刑罚。 、 《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左右就养无方。 、 《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 《后汉书·殇帝纪》-朕且继礼左助听政。
2.
【右】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助;帮助。后多作“佑”。
【引证】
《说文》。字亦作佑。-右,手口相助也。 、 《易·系辞》-右者,助也。 、 《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以左右刑罚。 、 《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王右伯舆。 、 《诗·大雅·嘉乐》-保右命之。
【组词】
右援、 右序、 右饷、 右与
3.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4.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