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5:42
词汇“勿为左右袒”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典籍,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即在处理事情时应该保持公正,不偏不倚,不偏向任何一方。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强调公正无私,如在历史小说或官场小说中,描述官员处理案件时的态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提醒某人在争论或冲突中保持中立。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中,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公正和公平的原则。
“勿为左右袒”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籍,如《左传》等历史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常见的成语高。
在**传统文化中,公正无私被视为一种美德,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法律和政治领域,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强调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正直和坚定的感觉,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应该保持公正,不偏不倚。在个人思维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自己的立场或批评不公正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公平问题时使用这个成语,比如在家庭决策或朋友间的争论中,提醒自己或他人保持公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是非曲直间,勿为左右袒,心如明镜台,公正自天来。”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法官或现代的仲裁者,他们坐在高高的位置上,手持法槌,面无表情地听取双方的陈述,确保每一方都得到公正的对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be impartial”或“to be unbiased”,这些表达也强调了不偏袒任何一方的概念。
“勿为左右袒”这个成语在强调公正和公平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在面对争议和冲突时应该保持中立和公正,这对于培养良好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至关重要。
《史记·吕后本纪》
1.
【勿】
(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边是飘带。本义:州里所建旗帜) 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用来麾集人众。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州里’当作‘士大夫’。”-勿,州里所建旗,…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
不。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勿予。 、 《孟子·告子上》-贤者能勿丧。 、 宋·苏洵《六国论》-齐人勿附于秦。 、
2.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3.
【左】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 同: 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佐”。-左,手相左助也。 、 《易·象上传》-以左右民。 、 《虞书》-予欲左右有民。 、 《诗·商颂·长发》-实左右商王。 、 《周礼·士师》-以左右刑罚。 、 《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左右就养无方。 、 《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 《后汉书·殇帝纪》-朕且继礼左助听政。
4.
【右】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助;帮助。后多作“佑”。
【引证】
《说文》。字亦作佑。-右,手口相助也。 、 《易·系辞》-右者,助也。 、 《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以左右刑罚。 、 《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王右伯舆。 、 《诗·大雅·嘉乐》-保右命之。
【组词】
右援、 右序、 右饷、 右与
5.
【袒】
(形声。从衣,旦声。本义:绽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袒,衣缝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