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6:03
师丈:在中文里,“师丈”一词通常指的是师父的丈夫,即师母的丈夫。在传统武术或某些技艺传承中,师父的配偶有时也会被称为“师丈”,以示尊敬。
在文学作品中,“师丈”可能出现在描述传统师徒关系的场景中,强调师徒之间的尊敬和礼仪。在口语中,这一词汇可能较少使用,除非在特定的社群或传统环境中。在专业领域,如武术、书法等传统技艺的传承中,可能会更频繁地使用这一称谓。
同义词:师公(在某些地区或文化中,师父的父亲或师父的丈夫都可以称为师公)
反义词:师母(师父的妻子)
“师丈”一词源于**传统的师徒制度,强调师徒之间的等级和尊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传统技艺的传承中仍然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师徒关系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师丈作为师父的配偶,在师徒关系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这种关系体现了尊师重道的传统价值观。
“师丈”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传统、尊敬和礼仪。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怀旧和传统的情感色彩。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参与过传统技艺的学*,可能会遇到被称为“师丈”的人物,他们的经验和教诲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师丈”来描绘传统师徒关系的温馨和尊敬:
师丈手中笔,传承千年道。
学徒心中学,敬仰如山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慈祥的老人,手持传统工具,教导学徒的场景。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古风音乐,营造出传统和尊敬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称谓可能不太常见,但类似的尊敬和礼仪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师丈”一词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传统师徒关系中的尊敬和礼仪。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1.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2.
【丈】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丈,十尺也。 、 《小尔雅》-度五尺为墨,倍墨谓之丈。 、 《后汉书·列女传》-遂成丈匹。 、 唐·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百丈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绸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明·魏禧《大铁锥传》-长丈许。
【组词】
丈尺、 丈六、 丈二、 丈数
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引证】
《大戴礼记》-丈者,长也。
【组词】
丈人行、 丈母、 丈丈、 老丈;岳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