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4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46:41
帆樯(fān qiáng)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帆”指的是船上用来借助风力推动船只前进的布制装置;“樯”则是指船上的桅杆,即支撑帆的垂直或倾斜的柱状结构。因此,“帆樯”字面意思是指船上的帆和桅杆,通常用来泛指船只或航海设备。
在文学作品中,“帆樯”常用来描绘海洋、航海或船只的场景,营造一种浪漫或冒险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航海、渔业或海洋工程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基础术语。
同义词:桅帆、船帆、帆船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与“陆地”相对,因为“帆樯”与海洋和航海紧密相关。
“帆”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形状像帆布;“樯”字则较晚出现,最初指木柱,后专指船上的桅杆。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帆樯”一词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船只的重要词汇。
在**古代,航海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和文化交流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帆樯”不仅是一个技术术语,也承载了人们对海洋的探索精神和对外交流的历史记忆。
“帆樯”给人以自由、冒险和探索的联想,它象征着远航和未知的世界,激发人们对海洋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无限憧憬。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有机会参观海港或博物馆,看到真实的帆樯,会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技术的精妙。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帆樯如翼,乘风破浪,驶向心中的彼岸。”
看到“帆樯”,可能会联想到海浪的声音、海鸥的叫声,以及船只在海面上划过的景象。
在英语中,“帆樯”可以对应为“mast and sail”,在不同的海洋文化中,帆樯都是航海的重要象征。
“帆樯”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技术和历史的意义,也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和创造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与海洋相关的文化和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