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5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50:34
词汇“披诚”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披诚”字面意思是指披上真诚的外衣,即表现出真诚的态度或情感。其中,“披”通常指覆盖或穿戴,而“诚”则指真诚、诚实。
由于“披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古文中出现,用以形容某人表现出真诚的态度。
“披诚”这个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的使用频率较低,可能在一些古文或特定文学作品中出现。
在**传统文化中,真诚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披诚”可能在强调真诚重要性的语境中出现,尤其是在强调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的场合。
“披诚”这个词给人一种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强调了真诚和诚实的重要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真诚的友谊、诚恳的交流和信任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真诚”或“坦诚”这样的词汇,而不是“披诚”。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如强调真诚态度的重要性时,可以使用“披诚”来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披诚”来强调真诚的情感:
月光下,我披诚而来,
带着心中的真诚与温暖,
愿与你共度这宁静的夜晚。
“披诚”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真诚的表情和态度,可能在视觉上联想到温暖的微笑和诚恳的眼神。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真诚的话语和诚恳的语气。
由于“披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然而,真诚和诚实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披诚”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强调了真诚和诚实的重要性,这在任何语言和文化中都是一种美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诚】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诚,信也。 、 《礼记·郊特牲》-币必诚。 、 《礼记·中庸》-诚者自成也。 、 《列子·汤问》-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汉书·赵广汉传》-行之发于至诚。 、 韩愈《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
【组词】
诚款、 诚敬、 诚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