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1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12:07
切肤之痛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一种极其深刻的痛苦,就像刀割皮肤一样直接和剧烈。基本含义是指一种非常强烈、直接且深刻的痛苦或伤害,通常用来形容精神或情感上的极度痛苦。
在文学中,“切肤之痛”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经历的重大情感创伤,如失去亲人、爱情破裂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或他人经历的某种深刻的痛苦或伤害。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医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某种极端的情感或生理痛苦。
同义词:痛彻心扉、心如刀割、痛不欲生 反义词:心花怒放、欢天喜地、喜出望外
“切肤之痛”这个词汇源于古代汉语,字面上的“切肤”意味着切割皮肤,引申为极度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深刻的情感痛苦。
在**文化中,“切肤之痛”常用来形容那些深刻且难以忘怀的痛苦经历,反映了人们对痛苦经历的深刻记忆和情感反应。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悲伤,联想到了那些经历过深刻痛苦的人们,以及他们所承受的情感负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朋友经历失恋的切肤之痛,那种深深的情感创伤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切肤之痛如影随形,心碎的声音在寂静中回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一个人独自在黑暗中哭泣的画面,背景音乐可以是悲伤的小提琴曲,增强这种切肤之痛的情感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rt-wrenching pain”或“gut-wrenching agon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深刻痛苦的感觉。
“切肤之痛”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深刻的情感痛苦。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在传达情感和经历中的力量。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他有着~。
1.
【切】
摩擦;接触。
【引证】
《广雅》-切,摩也。 、 《史记·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 、 《淮南子·原道》-可切循把握。
【组词】
切齿、 切磨、 切摩、 切循
一定要。
【引证】
《老残游记》-诸位切不可乱动。
【组词】
切照、 切须、 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 切戒、 切莫、 切须
2.
【肤】
(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同本义。
【引证】
《论语·颜渊》-肤受之愬。 、 《商君书·算地》-衣不暖肤。 、 《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组词】
肌肤、 肤革、 肤不生毛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痛】
(形声。从疒,甬声。疒(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痛,病也。 、 《易·说卦》-坎为耳痛。 、 《韩非子·喻老》-桓侯体痛。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身体痛。 、 、
【组词】
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 痛疾、 痛脚、 痛煞、 痛痹、 痛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