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2:29
狼牙棍:一种古代兵器,通常由一根长棍构成,棍的一端或两端装有尖锐的铁钉或刺,形状类似狼牙,因此得名。这种兵器主要用于近战,具有较强的打击和刺穿能力。
狼牙棍的名称来源于其形状,类似于狼牙的尖锐铁钉。在古代,这种兵器主要用于战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再常见,但在武术表演和古兵器收藏中仍有其地位。
在**文化中,狼牙棍常与勇猛、力量和战斗精神联系在一起。在古代社会,掌握狼牙棍的武士往往被视为英雄或勇士。
狼牙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力量感,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和勇士的英勇形象。
在参观一次古兵器展览时,我第一次亲眼见到了狼牙棍,其独特的造型和历史背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场的诗歌时,我可能会这样描述:
狼牙棍挥舞,铁刺闪寒光, 勇士怒吼,战马奔腾狂。 血染沙场,英魂不朽, 狼牙棍下,敌军溃散亡。
想象一下,一位身穿古代战甲的武士,手持狼牙棍,在战场上挥舞,金属碰撞的声音和战士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的战斗画面。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兵器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用途,例如欧洲中世纪的长矛或战锤,虽然功能不同,但都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力量和威严。
狼牙棍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兵器的一种,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狼】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 《诗·齐风·还》-并驱从两狼兮。
2.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
3.
【棍】
棍棒。
【引证】
《元曲选·纪君祥·赵氏孤儿》-是那一个实丕丕将着粗棍敲,打的来痛杀杀精皮掉。
【组词】
大棍;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大梢子棍;手捎子棍
品行很坏的人。
【引证】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山儿,我如今放你去,若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
【组词】
赌棍;淫棍;恶棍;棍虎;棍类;棍精、 讼棍;棍徒、 棍骗、 棍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