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0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0:44
词汇“信禽”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信禽”的分析:
“信禽”字面意思是指用于传递信息的鸟类。在古代,人们可能会使用特定的鸟类,如鸽子,来传递书信或其他重要信息,这些鸟被称为“信禽”。
在文学作品中,“信禽”可能被用来象征通信、信息传递或忠诚。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因为它不是一个日常用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动物学,可能会提到“信禽”来讨论古代通信方式或鸟类的特定用途。
“信禽”这个词源于对鸟类用于传递信息的历史实践。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通信方式已经取代了信禽的使用,因此这个词汇在现代语言中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在古代社会,信禽是重要的通信手段,尤其在军事和外交领域。它们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于快速、可靠信息传递的需求。
提到“信禽”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浪漫和神秘,以及对忠诚和信任的象征。
由于“信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将“信禽”用作隐喻,表达信息传递的快速和准确,或者用以描绘一种古老而优雅的通信方式。
想象一只鸽子在蓝天中飞翔,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和平、自由和信息的无形传递。
在不同文化中,用于传递信息的鸟类可能不同,但“信禽”这个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鸽子也常被用作信使的象征。
“信禽”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虽然在现代语言中不常用,但它提醒我们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人类对于信息传递的持续需求。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历史背景的认识。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禽】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禽,走兽总名。 、 《白虎通》-禽者何?鸟兽之总名 、 《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 《列子·黄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 、 《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六禽。 、 《孟子·滕文公下》-终日而不获一禽。 、 《三国志·华陀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 汉·王充《论衡·遭虎》-虎亦诸禽之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