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2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21:24
“油头滑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的头发油光发亮,脸部表情狡猾、不真诚。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外表打扮得油光水滑,行为举止狡猾、不老实,给人一种不真诚、不可靠的印象。
在文学作品中,“油头滑脸”常用来形容那些外表光鲜、内心狡诈的人物,如小说中的反派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讨好、实际上心机深沉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某些人的社交行为模式。
同义词:狡猾、奸诈、滑头、虚伪 反义词:真诚、老实、直率、坦诚
同义词中,“狡猾”和“奸诈”更强调内心的诡计多端,而“滑头”和“虚伪”则更侧重于表面的不真诚。反义词则强调了诚实和直率的特点。
“油头滑脸”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观察,即那些外表光鲜、内心狡诈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口语中,成为描述特定类型人物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诚实和直率被视为美德,而“油头滑脸”则被视为负面特质。这个词汇反映了社会对于真诚和虚伪的价值观判断。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可靠、不诚实的人。它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某人的第一印象,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影响人际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外表光鲜、言行不一的人,这时“油头滑脸”这个词汇就能很好地描述他们的特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笑容如油头滑脸,隐藏着深不可测的心机。”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头发油光发亮、脸上带着狡猾笑容的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描述这类人物的语调,带有一种轻蔑或警惕的语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lick”或“smooth-talking”,它们也带有表面光鲜、内心狡猾的含义。
“油头滑脸”这个词汇在描述某些人物特点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社会现象,也反映了文化中对于真诚和虚伪的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正看之间,有小和尚疾忙进报。随有中年和尚油头滑脸,摆将出来。
他们原是一伙儿!你们想他们那个会的名儿,一批会员又是些~的小伙子。
1.
【油】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滑】
(形声。从水,骨声。本义:滑溜,光滑)。
同本义。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间关莺语花底滑。 、 清·姚鼐《登泰山记》-道中迷雾冰滑。
【组词】
滑擦、 滑出律、 滑踏、 滑刺溜
4.
【脸】
(形声。从肉,佥(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同本义。
【引证】
吴均《小垂手》-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 、 白居易《昭君怨》-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
【组词】
脸蛋、 脸巴子、 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