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1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18:28
“云迷雾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云雾缭绕,难以看清。基本含义是指事物被云雾所遮蔽,比喻事物模糊不清,难以辨识或理解。
“云迷雾锁”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山水诗和风景描写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性的用法,用来形容抽象的事物或情况。
在**文化中,云雾常被赋予神秘和诗意的象征意义。因此,“云迷雾锁”不仅仅描述自然现象,也常用来表达对复杂或难以理解事物的感受。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神秘、朦胧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仙境、古老传说或是深邃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云迷雾锁”来形容一个复杂难懂的项目计划,帮助同事理解其复杂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云迷雾锁的山巅,藏着古老的秘密,等待着勇敢的探险者来揭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云雾缭绕的山景图;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神秘的旋律来增强“云迷雾锁”的氛围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rouded in mist”或“veiled in fo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朦胧和难以理解的感觉是相似的。
“云迷雾锁”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人对自然和抽象事物的独特感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巴的到绿杨渡口,早则是云迷雾锁黄昏后。
1.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2.
【迷】
(形声。从辵(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迷,惑也。 、 《书·舜典》-烈风雷雨弗迷。 、 《韩非子·解老》-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 、 《离骚》-及行迷之未远。 、 《楚辞·惜诵》-迷不知宠之门。 、 《聊斋志异·促织》-迷其所在。 、 《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 杜牧《阿房宫赋》-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若迷。 、 、 清·姚鼐《登泰山记》-道中迷雾。
【组词】
迷离徜彷、 迷罔;迷岸
3.
【雾】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
【组词】
雾霭、 雾化、 雾沉沉、 雾合、 雾析、 雾岑、 雾会、 雾驳
比喻轻细的
【组词】
雾绡
4.
【锁】
(形声)。
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组词】
锁管、 锁孔、 锁梃儿、 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