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3:01
云迷雾罩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云雾缭绕,形容景象模糊不清。基本含义是指事物或情况复杂难辨,难以看清真相或本质。
云迷雾罩 的词源较为直观,由“云”和“雾”两个自然现象组成,形容词“迷”和“罩”则增强了模糊不清的意味。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
在文化中,云雾常被赋予神秘和诗意的象征,因此云迷雾罩** 也常带有这种文化色彩。在社会背景中,它常用来形容复杂或难以理解的情况,反映了人们对未知和复杂性的普遍感受。
云迷雾罩 给人以神秘、朦胧的情感反应,常引发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在表达上,它常用来形容那些难以捉摸或理解的事物。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登山活动中遇到云迷雾罩的景象,那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云迷雾罩的山巅,藏着古老的秘密,等待勇敢的旅人去揭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山间云雾缭绕的画面,给人以神秘和宁静的视觉感受。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神秘的旋律,增强云迷雾罩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rouded in mist”或“veiled in fo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朦胧和神秘感是相似的。
云迷雾罩 是一个富有诗意和神秘感的成语,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也反映了人们对复杂和未知事物的普遍感受。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忽然间昏惨惨云迷雾罩,疏剌剌风吹叶落,振山林声声虎啸,绕溪涧哀哀猿叫。
1.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2.
【迷】
(形声。从辵(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迷,惑也。 、 《书·舜典》-烈风雷雨弗迷。 、 《韩非子·解老》-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 、 《离骚》-及行迷之未远。 、 《楚辞·惜诵》-迷不知宠之门。 、 《聊斋志异·促织》-迷其所在。 、 《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 杜牧《阿房宫赋》-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若迷。 、 、 清·姚鼐《登泰山记》-道中迷雾。
【组词】
迷离徜彷、 迷罔;迷岸
3.
【雾】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
【组词】
雾霭、 雾化、 雾沉沉、 雾合、 雾析、 雾岑、 雾会、 雾驳
比喻轻细的
【组词】
雾绡
4.
【罩】
(形声。从网,卓声。本义:捕鱼的竹笼)。
同本义。
【引证】
唐·温庭筠《罩鱼歌》-持罩入深水,金鳞大如手。
【组词】
罩罗、 罩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