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48
“不媚”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不迎合、不讨好、不谄媚。它表达了一种独立、自尊、不屈从于外界压力或诱惑的态度。
在文学中,“不媚”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或行为,如“他是一个不媚权贵的人”。在口语中,这个词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品格,例如“她从不媚俗,总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专业领域,如艺术评论中,“不媚”可能用来形容作品的风格,如“这幅画作不媚俗,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视角”。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不阿”强调不屈服于压力,“不谄”强调不卑躬屈膝。反义词则完全相反,表达了迎合和讨好的态度。
“不媚”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媚”字最初的意思是美好、可爱,后来引申为讨好、迎合。随着语言的发展,“不媚”逐渐固定为表达不迎合、不讨好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不媚”常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格,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君子应当“不媚于世”,即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原则。
“不媚”这个词给人一种坚定和自尊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压力面前依然坚持自己原则的人。这种态度在现代社会尤为珍贵,因为它代表了个人独立性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总是坚持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媚于流行的教育趋势,这让我深刻理解了“不媚”的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媚”:
在喧嚣的市井中,
我选择不媚,
如同孤傲的松,
在风雪中挺立。
视觉上,“不媚”让我联想到高山上的松树,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挺拔。听觉上,它可能与坚定有力的音乐旋律相联系,如贝多芬的交响曲,传达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英语中,“不媚”可以对应为“uncompromising”或“independent”,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代表了不妥协和独立的态度。
“不媚”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在面对各种压力和诱惑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原则。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不媚”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媚】
(形声。从女,眉声。“眉”也有示意作用,表示以目媚人。本义:爱;喜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媚,说也。 、 《诗·大雅·思齐》。传:“爱也。”-思媚周姜。 、 《诗·大雅·下武》-媚兹一人。
【组词】
媚子、 媚好、 媚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