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1:35
保质期是指产品在特定条件下保持其质量、安全性和效能的时间期限。这个期限通常由制造商根据产品的性质和测试结果设定,并在产品包装上标明。
“保质期”一词源于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随着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发展,制造商开始需要明确产品的使用期限,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和产品的信誉。
在现代社会,保质期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时的重要参考信息。它反映了社会对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法律法规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保质期常常让人联想到时间的限制和物品的有限性,可能会引发一种紧迫感或珍惜当下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检查食品的保质期,确保家庭成员的饮食安全。有一次,因为忽略了药品的保质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这让我更加重视保质期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保质期比喻为爱情的持久度:
爱情如同那瓶陈年红酒,
保质期未知,味道却日渐醇厚。
看到保质期,可能会联想到超市货架上整齐排列的商品,听到超市广播中提醒顾客检查保质期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保质期的表达方式各异,但其核心意义相似。例如,英语中常用“expiration date”或“best before date”来表示。
保质期是一个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和安全,也反映了社会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保质期这一词汇,对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2.
【质】
(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以物相赘也。 、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 《后汉书·班超传》-遂纳子为质。 、 清·方苞《狱中杂记》-犹质其首。
【组词】
质库、 质作、 质鬻、 质录、 质卖、 质债、 质当、 质肆
3.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