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2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24:35
“入犯”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侵犯、侵入或进攻他人的领域或权利。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负面含义,指的是一种不正当或非法的行为,即某人或某团体未经允许进入他人的领地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文学作品中,“入犯”可能用来描述战争、冲突或侵略行为,如“敌军入犯我国边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某人非法进入私人财产,如“他入犯我的花园,偷走了我的花”。在法律或军事专业领域,“入犯”可能特指非法侵入或军事侵略。
同义词“侵犯”和“侵入”在语义上与“入犯”相近,但“侵犯”更侧重于权利的侵害,而“侵入”则侧重于物理空间的进入。反义词“撤退”等则表示从某个区域或状态中退出。
“入犯”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入”(进入)和“犯”(侵犯)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存在,用于描述军事或法律上的侵犯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入犯”常常与战争、领土争端相关联,反映了历史上频繁的边疆冲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用于法律领域,指代对个人或集体权益的非法侵害。
“入犯”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紧张和敌对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冲突和不安。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能会传达出对某种不公正或非法行为的强烈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邻居未经允许进入我的私人花园,这种行为可以被描述为“入犯”。这不仅侵犯了我的私人空间,也让我感到不安和愤怒。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入犯”:
夜幕低垂,星辰黯淡,
敌影悄然入犯。
心中警铃,响彻云端,
誓守家园,不容侵犯。
想象一幅画面:夜色中,一支军队悄悄进入一个宁静的村庄,这种场景可以与“入犯”这个词联系起来。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警报声或战斗的喧嚣。
在英语中,“入犯”可以对应为“invade”或“intrude”,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带有负面含义,用于描述类似的侵犯行为。
通过对“入犯”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侵犯行为时的精确性和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这类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犯,侵也。 、 《世说新语·自新》-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组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 犯境
触犯,冒犯。
【引证】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三国演义》-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组词】
犯忌讳;犯阙、 犯颜、 犯鳞、 犯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