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6:5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57:29
生粪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未经处理的粪便。在农业领域,生粪通常指的是直接从动物体内排出的粪便,未经任何发酵或处理过程。
生粪 这个词由“生”和“粪”两个字组成。“生”字在这里表示未经过处理的状态,“粪”字则指粪便。在古代汉语中,“粪”字还有耕作、施肥的含义,因此“生粪”在古代可能也指未经处理的肥料。
在农业社会中,生粪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用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在现代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粪的处理和利用更加注重科学和卫生,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生粪 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感,因为它直接关联到不洁和臭味。然而,在农业和环保的语境中,它也可能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土壤的改良和生态平衡。
在有机农业实践中,生粪被用作天然肥料,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在诗歌中,生粪可以被用来象征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原始力量:
在田野的怀抱中,
生粪静静地躺着,
等待着时间的恩赐,
化作滋养大地的甘露。
生粪 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农村的景象,田野、农舍和动物。在视觉上,它可能与泥土、植物和自然环境相关联。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鸟鸣、风声和农作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生粪的处理和利用方式各异。在一些农业社会中,生粪被视为宝贵的资源,而在一些城市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生粪的处理更加注重卫生和环保。
生粪 这个词在农业和环保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联到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生粪的多重含义和应用场景,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词汇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粪】
(会意。小篆字形,从采(矢)。合起来表示双手持簸箕清除污秽。本义:扫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粪,弃除也。 、 《荀子·强国》-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
【组词】
粪除、 粪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