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4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49:55
前奏曲(Prelude)是一种音乐形式,通常是简短的、独立的乐曲,作为较长作品的引子。在古典音乐中,前奏曲常常是键盘乐器作品的一部分,如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前奏曲。字面意思是指“在……之前”,即在主要**或作品之前演奏的音乐。
“前奏曲”一词源自拉丁语“praeambulum”,意为“走在前面”。在音乐史上,前奏曲的形式和功能经历了多次变化。最初,它可能只是即兴演奏的一部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有结构的作品。
在西方音乐传统中,前奏曲常常与**音乐和古典音乐联系在一起。巴赫的前奏曲尤其著名,它们不仅是音乐作品,也是音乐理论和技巧的展示。
前奏曲往往给人一种期待和准备的感觉。它像是一扇门,引领听众进入更深层次的音乐体验。对我来说,前奏曲常常与宁静、沉思和期待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在我学*钢琴的过程中,巴赫的前奏曲是我最早接触的作品之一。它们不仅锻炼了我的技巧,也让我体会到了音乐的深度和复杂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前奏曲”:
晨曦的前奏曲,轻轻拂过窗棂, 唤醒沉睡的心灵,迎接新的一天。
前奏曲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柔和的光线逐渐增强,或是平静的水面泛起涟漪。听觉上,它可能是钢琴的轻柔旋律,逐渐引导听众进入更宏大的音乐世界。
在不同文化中,“前奏曲”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和使用方式。例如,在日语中,它可能被称为“前奏曲”(プレリュード),而在阿拉伯音乐中,可能有类似的音乐形式,但名称和结构可能不同。
“前奏曲”不仅是一个音乐术语,也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代表了开始、准备和过渡,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前奏曲”这个词,让我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了音乐和语言的美妙。
1.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2.
【奏】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chè),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tāo),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奏,进也。 、 《虞书》-敷奏以言。 、 《诗·小雅·六月》-以奏肤公。 、 《诗·小雅·宾之初筵》-各奏尔能。 、 《书·益稷》-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使奏其技。 、 《论衡·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 、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燕姬奏妙舞,郑女发清歌。 、 方苞《狱中杂记》-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
【组词】
奏舞、 奏歌
3.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