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2:45
前奏: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音乐作品开始之前的简短乐段,通常用来引入主题或营造氛围。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任何事件或活动开始之前的准备阶段或初步行动。
前奏一词源自拉丁语“praeambulum”,意为“先行”。在音乐领域,它最初指的是教堂音乐中的引子,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类型的音乐作品中。
在音乐文化中,前奏常常被用来评价一个作品的开篇是否引人入胜。在社会活动中,前奏阶段往往是建立关系和氛围的关键时刻。
前奏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期待和悬念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即将到来的高潮或重要时刻,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准备一次重要的演讲时,我会花时间构思一个吸引人的前奏,以确保听众从一开始就全神贯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的前奏悄然奏响,预示着梦境的篇章。”
想象一段古典音乐的前奏,伴随着逐渐增强的弦乐声,画面中可能是夜晚的森林,月光透过树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prelude”和法语的“prélude”,都与音乐的前奏有关,但在使用上可能更侧重于音乐领域的专业术语。
前奏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应用场景。无论是在音乐、文学还是日常生活中,它都扮演着引入和准备的角色,为后续的内容铺垫基础。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不同用法,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1.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2.
【奏】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chè),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tāo),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奏,进也。 、 《虞书》-敷奏以言。 、 《诗·小雅·六月》-以奏肤公。 、 《诗·小雅·宾之初筵》-各奏尔能。 、 《书·益稷》-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使奏其技。 、 《论衡·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 、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燕姬奏妙舞,郑女发清歌。 、 方苞《狱中杂记》-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
【组词】
奏舞、 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