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4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40:50
前妻:指曾经与某人结婚,但现已离婚的女性。这个词汇强调了婚姻关系的结束,以及双方在法律和社会意义上的身份变化。
前妻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前”和“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前”表示在时间或顺序上在前的,“妻”则是指已婚女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现象的增多,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也随之增加。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前妻的角色和地位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社会中,离婚可能被视为失败,而在其他社会中,离婚可能被看作是个人成长和寻找更合适伴侣的途径。
提及前妻时,可能会引发复杂的情感反应,如怀旧、遗憾、解脱或愤怒。这些情感反应可能影响个人对过去婚姻的看法和当前的人际关系。
个人经历中,前妻可能是一个敏感话题,涉及隐私和情感的复杂性。在社交场合中,提及前妻时需要谨慎,以免触碰他人的敏感神经。
在诗歌中,前妻可以是一个象征,代表过去的爱情和失去的时光:
她的影子在黄昏中徘徊,
前妻的名字,如风中的落叶,
轻轻飘过,不留痕迹。
视觉上,前妻可能让人联想到旧照片、老房子或共同度过的时光。听觉上,可能是旧情歌或共同喜欢的音乐,唤起对过去的回忆。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ex-wife”。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待离婚和前妻的态度可能大相径庭,有的文化可能更加宽容,有的则可能更加保守。
前妻这个词在语言中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社会意义。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时,需要考虑到它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在个人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2.
【妻】
以女嫁人。
【引证】
《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黥布归芮,芮妻之。 、
娶女子为配偶。
【引证】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妻之。 、 《孟子》-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