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0:44
“争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竞争或追逐。它通常涉及到努力争取某物或某位置,可能是在个人、团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
在文学作品中,“争逐”常常用来描述人物之间的激烈竞争,如权力、爱情或荣誉的争夺。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竞争,比如孩子们争夺玩具。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政治,它可以指代更为复杂和策略性的竞争。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竞争”可能更侧重于公平的比拼,而“争逐”则可能带有更强烈的追逐和争夺的意味。
“争逐”由两个汉字组成,“争”意味着斗争或竞争,“逐”意味着追逐或追求。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中国文化中,“争逐”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形成对比,强调了社会竞争和个人奋斗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成功和成就的追求。
“争逐”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紧张和激动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努力和奋斗。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激烈的场面和不懈的努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学校的一次比赛中体验过争逐的感觉,那时我们团队为了赢得比赛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争逐”:
在晨曦的光芒中,
我们争逐着梦想的翅膀,
不畏风雨,不惧远方。
想象一场赛马比赛,马匹和骑手在赛道上争逐领先的位置,背景音乐是紧张刺激的鼓点,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争逐”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争逐”可以对应为“pursue”或“compete for”,但这些词汇可能没有“争逐”所带有的那种紧张和激烈的意味。
“争逐”是一个富有动态和竞争意味的词汇,它在描述人们为了目标而努力时非常有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可以帮助我在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竞争和奋斗的情感。
1.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2.
【逐】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chuò)。本义:追赶)。
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
【引证】
《说文》-逐,追也。 、 《易·暌》-丧马勿逐。 、 《易·大畜》-良马逐。 、 《楚辞·河伯》-乘白龟兮逐文鱼。 、 《左传·左公十年》-遂逐齐师。 、 《汉书·李广苏建传》-孺卿逐捕。 、 马中锡-简子怒,驱车逐之。 、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噪而相逐。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急逐弗失。
【组词】
逐逐、 逐驾、 逐胜、 逐射、 逐利、 逐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