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58:23
“傲雪欺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植物或人在严寒中依然坚强不屈,不畏寒冷。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困苦。
“傲雪欺霜”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界中坚强生命力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人的精神品质。
在**文化中,坚强和不屈的精神一直被高度赞扬。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并在社会中被用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强。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坚强、勇敢和不畏艰难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在面对家庭和个人健康问题时,始终保持着傲雪欺霜的精神,这种坚韧不拔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傲雪欺霜的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她的芬芳,是对严冬的无声抗争。”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雪地中挺立的松树或梅花;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寒风中坚韧不拔的声音,如松涛声或梅花在风中的摇曳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standing the test of time”或“withstanding the harsh conditions”,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表达了在困难中坚持的意思。
“傲雪欺霜”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自然界中坚强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精神的一种激励。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强和不屈的态度。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丰富了我的词汇库,并提供了表达坚韧精神的有效方式。
玉骨冰肌谁可匹,~夺第一。
1.
【傲】
(形声。从人,敖声。本义:骄傲;傲慢无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傲,倨也。
2.
【雪】
(会意。从雨,从彗,彗(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 、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 《诗·曹风·蜉虫游》-麻衣如雪。 、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 杜甫《北征》诗-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组词】
雪案萤窗、 雪里鸿、 雪浪纸
3.
【欺】
(形声。从欠,其声。“欠”与出气、说话有关。本义:欺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欺,诈欺也。 、 《贾子道术》-仁义修立谓之任,反任为欺。 、 《京房易传》-禄不遂行兹谓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徒见欺。
4.
【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 《汉书·董仲舒传》-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秦风·蒹葭》-白露为霜。 、 宋·范仲淹《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组词】
霜雪、 霜瓦、 霜旦、 霜甲、 霜衣、 霜妃、 霜序、 霜信、 霜砧、 霜草、 霜气、 霜鸟、 霜雪、 霜雾、 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