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03:22
“中雪”是一个气象学术语,指的是降雪的强度介于小雪和大雪之间。具体来说,中雪的降雪量通常在每小时0.1至0.3英寸(2.5至7.*毫米)之间,或者在24小时内降雪量在2.5至4.9厘米之间。
“中雪”一词直接来源于汉语,由“中”和“雪”两个字组成,表示降雪的中间强度。在气象学中,这一术语一直沿用至今,用以描述特定的降雪情况。
在**文化中,雪常常被赋予诗意和浪漫的色彩。中雪作为一种温和的降雪形式,可能被视为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祥和。
中雪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平静和愉悦的。它不像大雪那样带来出行困难,也不像小雪那样几乎不被察觉,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自然美景,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在个人经历中,中雪可能是一次难忘的冬日记忆,比如和家人一起在雪中散步,或者和朋友们在雪地里打雪仗。
在诗歌中,中雪可以被描绘为: “中雪轻舞,银花飘落, 世界静谧,心随雪动。”
中雪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片片轻盈的雪花缓缓飘落,覆盖在树枝和屋顶上。听觉上,中雪可能伴随着轻微的沙沙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中雪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moderate snow”来表示。
“中雪”作为一个气象学术语,不仅在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了关于天气的重要信息。它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也丰富了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生活。通过对“中雪”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中的作用和意义。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雪】
(会意。从雨,从彗,彗(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 、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 《诗·曹风·蜉虫游》-麻衣如雪。 、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 杜甫《北征》诗-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组词】
雪案萤窗、 雪里鸿、 雪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