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1:52
词汇“史东山”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地名、人名或者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具体的信息和广泛的语料库支持,我将基于假设进行分析。
如果“史东山”是一个地名,它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如山脉、村庄或城市的一部分。如果它是一个人名,那么它可能是一个姓氏或特定人物的名字。如果是特定领域的术语,它可能指代某种特定的概念或实体。
由于“史东山”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为人所知。如果它是地名,可能源自当地的历史或地理特征。
如果“史东山”是地名,它可能承载着当地的文化和历史意义,成为社区的象征。
对于熟悉“史东山”的人来说,它可能唤起对家乡、自然美景或特定记忆的情感。
如果“史东山”是地名,个人可能会有与该地点相关的旅行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将“史东山”作为意象,描绘其壮丽或宁静的景象。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史东山”的美丽风景;结合音乐,可以创作一首以“史东山”为主题的乐曲。
如果“史东山”是地名,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类似地名的命名习惯和意义。
由于“史东山”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对其的理解和应用需要具体语境的支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1.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2.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3.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