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1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12:11
抗辩:指在法律、辩论或其他争议场合中,对指控或指责进行反驳、辩护的行为或言辞。它涉及到对事实的否认、对法律的解释或对逻辑的反驳。
细微差别:
在法治社会中,抗辩是维护个人权利和公正的重要手段。它体现了****和法律平等的原则。在不同的文化中,抗辩的方式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它是解决争议和冲突的有效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需要对别人的误解或指责进行抗辩,以维护自己的名誉或权益。例如,当被错误地指责迟到时,我们可以提供时间记录来抗辩。
诗歌:
在真理的法庭上,我抗辩,
用事实的利剑,斩断谣言的锁链。
每一句反驳,都是对正义的呼唤,
在辩论的海洋,我扬帆。
抗辩是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概念,它不仅在法律领域中发挥作用,也在日常交流和学术讨论中扮演关键角色。理解和掌握抗辩的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在争议中寻求公正和真理。
1.
【抗】
(形声。从手,亢声。本义:抵抗,抵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抗,扦也。 、 《小尔雅·广言》-抗,御也。 、 《仪礼·既夕礼》-抗木横一缩。 、 汉·贾谊《过秦论》-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组词】
抗木、 抗力、 抗犯、 抗玩、 抗质、 抗矫
2.
【辩】
(形声。从言,辡(biǎn)声。本义:辩论,申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辩,治也。 、 《周礼·乡士》-辩其狱讼。 、 《礼记·曲礼》-分争辩讼。 、 《韩非子·八经》-辩者言之信。 、 《书·酒诰》-勿辩乃司。 、 《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
【组词】
辩证;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