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0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00:22
枉戮(wǎng l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错误地杀害或无辜地牺牲。其中,“枉”表示错误或不公正,“戮”表示杀害或处死。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因为错误判断、冤枉或不公正的司法程序而导致无辜者被杀害的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枉戮”常用于描述悲剧性的历史**或个人遭遇,强调正义的缺失和无辜者的牺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司法不公或历史冤案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历史学中,“枉戮”用于探讨司法错误和冤案的成因及后果。
同义词:冤杀、误杀、错杀 反义词:正法、正义处决
同义词“冤杀”强调无辜者被错误地杀害,而“误杀”和“错杀”则更多指意外或错误导致的杀害。反义词“正法”和“正义处决”则指按照法律和正义原则进行的处决。
“枉戮”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枉”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弯曲、不直,后引申为错误、不公正。“戮”字则有杀害、处死的意思,最早见于《周礼》。随着历史的发展,“枉戮”逐渐被用来描述因错误或不公正导致的无辜者被杀害的情况。
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枉戮,如岳飞的冤案,这些在文化和社会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探讨正义与不公、权力与腐败的重要案例。这些历史也促使人们反思司法制度和法律的公正性。
“枉戮”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悲愤和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无辜者的牺牲和正义的缺失。它激发人们对不公和错误的反思,以及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枉戮”这个词,但在讨论历史**、法律问题或社会不公时,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对无辜受害者遭遇的同情和对不公正行为的批判。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枉戮”来表达对历史悲剧的哀思:
在那无星的夜,
枉戮的魂,无声地哭泣。
历史的阴影,
在正义的呼声中,渐行渐远。
在视觉上,“枉戮”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沉重的画面,如夜晚的刑场、无辜者的墓碑等。在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哀伤的音乐或沉默的哭泣声,反映出无辜者的不幸和悲痛。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rongful execution”或“unjust killing”,这些词汇也用于描述因错误或不公正导致的无辜者被杀害的情况。不同文化中对这类**的关注和反思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正义和无辜保护的共同追求。
“枉戮”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历史和现实中的不公和错误,也激发我们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批判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促进正义和公平的实现。
1.
【枉】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枉,邪曲也。 、 《荀子·王霸》-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枉道速祸。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枉用三尺。
【组词】
枉法营私、 枉矢、 枉径、 枉策、 枉路、 枉渚、 枉木、 枉直
2.
【戮】
(形声。本义:斩,杀)。
同本义(表示处以死刑,特指杀死人后陈尸示众)。
【引证】
《说文》-戮,杀也。字亦作剹。 、 《周礼·掌戮》注-戮谓膊焚辜肆。 、 《荀子·王制》-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 、 《资治通鉴》-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
【组词】
戮佞、 戮身、 戮挫、 戮杀、 戮害、 戮罪、 戮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