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1:39
山啄木:山啄木是一种鸟类,属于啄木鸟科,学名为Dendrocopos canicapillus。它们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森林地区,以昆虫为食,尤其擅长在树木上啄洞捕食。
山啄木的名称来源于其生活习性,即在山林中啄木捕食。在语言中,这个词汇主要用于描述这种特定的鸟类,没有显著的历史演变。
在某些文化中,山啄木可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勤劳和坚持。在一些民间故事中,它们也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山啄木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自然和宁静。联想上,它让我想到清晨的森林和清脆的鸟鸣声。
在我的生活中,山啄木主要是在自然观察和摄影中遇到。它们的存在提醒我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啄木:
山啄木在林间轻敲, 晨光中奏响生命的乐章。 每一啄,都是对大自然的颂歌, 坚韧与勤劳,在枝头绽放。
山啄木的视觉联想是森林中的一抹生机,而听觉联想则是它们在树木上啄击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宁静的森林中显得格外清晰。
在不同文化中,啄木鸟类可能都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如勤劳和自然。但在具体的文化表达和故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解释。
山啄木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特定的鸟类,也承载了自然、勤劳和坚持的象征意义。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珍惜自然,同时也学习坚韧不拔的精神。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啄】
(形声。从口,豖(chù)声。本义:鸟用嘴取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啄,鸟食也。 、 《广雅》-啄啮也。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燕子啄春泥。 、 唐·杜牧《阿房宫赋》-檐牙高啄。 、 《聊斋志异·促织》-径进以啄。
3.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