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05
词汇“多赘”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多”表示数量大,“赘”通常指多余或不必要的部分。因此,“多赘”可以理解为指某事物中存在大量多余或不必要的内容。
由于“多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文笔过于繁琐或内容冗长;在口语中,可能不太会使用这个词汇;在专业领域,如编辑、写作指导等,可能会用来指出文本中的冗余部分。
“多赘”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多”和“赘”都是古汉语中的常用字。然而,“多赘”作为一个组合词,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其使用和演变相对较少被记录。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爆炸和内容过载,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的简洁性和有效性。因此,“多赘”这个词可能在强调内容精炼和高效传达的背景下被提及。
“多赘”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内容的无效和浪费。在写作和表达中,避免“多赘”是提高沟通效率的关键。
在编辑和写作过程中,我经常需要检查和删除文本中的“多赘”部分,以确保内容的清晰和精炼。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文字如流,多赘如沙,精炼之心,剔除无华。”
想象一篇充满“多赘”内容的文档,可能让人联想到杂乱无章的文字和冗长的演讲,给人一种压抑和疲惫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verbose”或“redundant”,它们也用来形容过于冗长或多余的内容。
“多赘”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在强调内容精炼和高效传达的背景下,它提醒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要避免冗余和无效的内容。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并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高沟通的质量和效率。
1.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2.
【赘】
(会意。从敖贝。敖犹“放”,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赘,以物质钱也。 、 《广雅》。按,以物得钱也。-赘,得也。 、 《淮南子·俗》-卖子与人作奴婢名曰赘子。 、 《汉书·严助传》-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
【组词】
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