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2:5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53:41
“余食赘行”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文献,字面意思是指多余的饮食和繁琐的行为。基本含义是指不必要的、多余的事物或行为,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这些事物或行为是浪费的、无用的或累赘的。
在文学作品中,“余食赘行”常用来批评那些过于讲究、奢侈或不切实际的生活方式。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过于繁琐或不必要。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指代那些增加成本但不增加价值的流程或活动。
“余食赘行”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和理解在现代汉语中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组更多地被用来批评现代生活中的浪费和无效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俭和实用主义被视为美德。因此,“余食赘行”这个词汇在批评那些不符合这些价值观的行为时非常有用。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也被用来批评那些过度消费和浪费资源的行为。
这个词组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浪费和无效率。联想上,我会想到那些不必要的奢侈和繁琐的流程,这些都是应该被避免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余食赘行”来批评那些不必要的奢侈行为或繁琐的流程。例如,在组织会议时,我会尽量简化流程,避免“余食赘行”,以提高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余食赘行,浪费时光, 简约生活,心自宽广。”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那些过度装饰的房间或不必要的装饰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冗长而无意义的会议或演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steful extravagance”或“unnecessary complexity”,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传达了相似的含义。
“余食赘行”这个词汇在批评浪费和无效率的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也在专业领域中有所应用。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1.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引证】
《说文》-余,饶也。
2.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3.
【赘】
(会意。从敖贝。敖犹“放”,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赘,以物质钱也。 、 《广雅》。按,以物得钱也。-赘,得也。 、 《淮南子·俗》-卖子与人作奴婢名曰赘子。 、 《汉书·严助传》-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
【组词】
赘子
4.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