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26
削损: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减少、削弱或损坏某物的数量、质量或价值。它通常用来描述物质或非物质财产的减少或损害。
“削损”一词源于古汉语,由“削”和“损”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削减和损失。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其基本含义,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某些文化中,“削损”可能与损失和失败联系在一起,象征着不幸或挫折。在商业社会中,资产的削损可能引起关注和担忧。
“削损”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损失、破坏和不完整。它可能引发人们对保护和维护重要事物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物品因使用而削损的情况,或者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名誉或信任的削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削损”来描绘时间的无情,如:“岁月如刀,削损了青春的容颜。”
视觉上,“削损”可能让人联想到磨损的表面或破旧的物品。听觉上,可能与金属摩擦的声音或物体破碎的声音相关联。
在英语中,“削损”可以对应为“depreciate”或“diminish”,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的情感色彩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削损”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质上的减少,也反映了非物质层面的损失。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削】
削弱,削减。
【引证】
《韩非子·五蠹》-辩智而鲁削。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兵挫地削。 、
徒峭。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组词】
削壁(徒削的山崖)——现专用于合成词中,如“剥削”、“削减”、“瘦削”义同“削(xiāo)”
2.
【损】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同本义,与“益”相对。
【引证】
《说文》-损,减也。 、 《墨子经》-损偏去也。 、 《易·系辞》-损德之脩也。 、 《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 《孟子·滕文公下》-请损之,月攘一鸡。
【组词】
损年、 损膳、 损薄、 损夺、 损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