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55
干着急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面对问题或困难时,虽然内心非常焦虑和着急,但却无法采取有效行动或解决问题。这个词汇强调了情绪上的紧张和无助,而没有实际的行动或解决办法。
干着急 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情境:
同义词:
反义词:
干着急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简单,由“干”和“着急”两个词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干”有时表示“徒劳”或“无用”的意思,而“着急”则是指情绪上的焦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成语。
在文化中,干着急 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和无力感。这种情绪在社会生活中很常见,尤其是在面对突发或无法控制的情况时。这个词汇也体现了**人对于情绪表达的一种含蓄和内敛。
干着急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焦虑。它让我联想到在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内心的挣扎和无力感。这种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尤其是在面对重大挑战或压力时。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面对突发的家庭问题,我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但却无法采取有效行动。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干着急”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夜深人静,心事重重,
干着急,却无从诉说。
月光如水,映照着无奈,
心中的焦虑,化作无声的叹息。
干着急 这个词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坐在昏暗的房间里,眉头紧锁,双手抱头,周围是静悄悄的,只有时钟的滴答声在耳边回响。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压抑和焦虑的氛围。
在英语中,干着急 可以对应为 "anxious but helpless" 或 "frustrated but unable to act"。这些表达也传达了类似的情感和状态,但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干着急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成语,它能够准确地描述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内心状态。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表达。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汇,以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着】
(着为著的俗字)。
穿。
【引证】
《资治通鉴》-恂常私着胡服。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二刻拍案惊奇》-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
【组词】
着衣、 着绯
3.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