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5:39
干硬 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物体或物质缺乏水分而变得坚硬、不易弯曲或变形。它通常用来描述土壤、面包、木材等物质的物理状态。
“干硬”由两个汉字组成,“干”指缺乏水分,“硬”指坚硬。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组合形成了现在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干硬”可能与贫困或艰苦的生活条件联系在一起,如干硬的面包可能象征着匮乏。
“干硬”可能让人联想到干燥、不适和困难。它可能引起一种不舒适或挑战的感觉。
在旅行中,我曾遇到过一片干硬的沙漠,那里的土地坚硬得几乎无法留下脚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干硬的沙漠,风沙漫天,生命的绿洲,遥不可及。”
想象一片干硬的沙漠,风沙呼啸,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干燥的风声和沙粒摩擦的声音。
在英语中,“干硬”可以对应为“dry and hard”,但其使用和文化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干硬”是一个描述物质状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各种情境。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硬】
(形声。从石,更声。本义:坚硬)。
同本义 。与“软”相对。
【引证】
《通典》-山原川泽,土有硬软。 、 唐时华等《高血压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促使细小动脉硬化。
【组词】
硬米糁、 硬牌、 硬帮、 硬撑撑、 硬胎、 硬倔倔、 硬拐拐、 硬触触、 硬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