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1:39
“干研墨”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干燥的研磨墨”,通常指的是在没有水分的情况下,使用研钵和研杵将墨块研磨成墨汁的过程。在传统书法和绘画中,这是一种常见的制备墨水的方法。
在文学中,“干研墨”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专注和细致的工作态度,或者描绘一个安静、沉思的创作环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书法、绘画和文房四宝的销售中,它是一个专业术语。
“干研墨”这个词汇源自**传统的文房四宝文化,随着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在古代,由于墨块的制作和使用方式,干研墨是一种常见的制墨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也被用来比喻其他需要细致和专注的工作。
在**文化中,书法和绘画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而“干研墨”作为这些艺术创作的前期准备,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和追求。它也象征着一种传统和文化的传承。
“干研墨”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宁静、专注和传统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书房,以及他们在创作时的沉思和专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个书法工作坊,亲自体验了干研墨的过程。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欣赏书法艺术的细致和耐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光初照,书案静好,干研墨香,笔走龙蛇。”
想象一下,一个安静的房间里,只有研杵与研钵摩擦的声音,以及墨香四溢的氛围,这些都是“干研墨”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rinding ink”,但它没有“干研墨”所蕴含的深厚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干研墨”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制备墨水的过程,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联想。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对传统艺术保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研】
3.
【墨】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墨,书墨也。 、 《庄子·田子方》-舐笔和墨。 、 《周礼·占人》-史占墨。 、 《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致其墨。
【组词】
墨丸、 墨本、 墨工、 墨妆、 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