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51
总吨位(Gross Tonnage)是一个用于描述船舶体积的度量单位,通常用于航运和海事领域。它不是指船舶的重量,而是指船舶内部空间的总体积,包括船舱、机舱、货舱等所有封闭空间的容积总和。总吨位的计算基于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规则,这些规则考虑了船舶的尺寸和结构特点。
在专业领域,如航运、海事法律和船舶工程中,“总吨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它用于确定船舶的分类、适航性、税收、港口费用等。在文学和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出现,除非是在讨论与航海或船舶相关的话题时。
“总吨位”一词源自早期的船舶测量系统,当时使用“吨”作为体积的单位。随着国际贸易和航海技术的发展,这个概念逐渐标准化,并被国际海事组织所采纳和规范。
在航海文化中,船舶的总吨位常常与船只的规模和能力联系在一起,是衡量一艘船大小和功能的重要指标。在社会经济层面,总吨位也与国家的航运能力和经济实力相关联。
对于航海爱好者或从事航运业的人来说,“总吨位”可能唤起对大海的向往和对船舶工程的敬畏。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与大型船舶和海洋运输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除非是直接从事与航运相关的工作,否则“总吨位”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然而,对于那些对船舶和航海有兴趣的人来说,了解总吨位的概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船舶的复杂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总吨位”比喻为人类心灵的容量,象征着能够承载和处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想象一艘巨大的邮轮缓缓驶入港口,其庞大的身躯和轰鸣的引擎声,这些都是“总吨位”这一概念的视觉和听觉体现。
在不同语言中,“总吨位”可能有不同的翻译,但其核心概念——船舶体积的度量——是普遍适用的。
“总吨位”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主要用于航运和海事领域。了解这一概念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船舶的特性和功能,还能增进对国际贸易和航海文化的认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术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提高在特定领域的沟通能力。
1.
【总】
(形声。从糸(mì),悤(cōng)声。糸是细丝,细丝常聚合成一束,故从糸。本义:聚束;系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总,聚束也。 、 《广雅》-总,结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诗·卫风·氓》-总角之宴。 、 《史记·孝景帝》-令徒隶衣七总布。 、 《汉书·王莽传》-总布二匹。 、 《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漱,栉、縦,笄、总。 、 《新唐书》-以麻总发。
【组词】
总发、 总角之好、 总丱
2. 【吨】 (形声。从口,屯声。本义:重量单位。公制1吨为 1000 公斤)。 同本义。
3.
【位】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 、 《周礼·朝士》-掌外朝之位。
【组词】
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