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7:31
词汇“状物”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对物品的描述,尤其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对物品的细致描写。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状物”进行深入分析:
“状物”字面意思是指描述物品的状态或特征。在文学中,它特指作者通过对物品的形状、颜色、质地、功能等方面的详细描写,来传达情感、营造氛围或推动故事发展。
“状物”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在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逐渐固定,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法。
在中国文学中,状物常与意境的营造紧密相关,反映了中国人对细节的重视和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
“状物”常能唤起人们对物品的情感联系,如对旧物的怀旧,对新物的期待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通过状物来描述我喜欢的物品,如我珍藏的一本旧书,它的封面已经磨损,但每一页都充满了回忆。
在诗歌中,“状物”可以用来创造生动的意象,如:
月光洒在古老的石桥上,
每一块石头都诉说着岁月的长河。
看到“状物”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细腻的画作或悠扬的音乐,它们都能通过感官体验来传达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scription of objects”,但其使用和文化背景可能与中文中的“状物”有所不同。
“状物”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法,也是日常生活中描述物品的基本方式。通过对物品的细致描写,我们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理解世界,并在语言表达中增添丰富的色彩。
1.
【状】
(形声。从犬,爿(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引证】
《说文》-状,犬形也。 、 《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且曰献状。 、 《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凡铸金之状。 、 《聊斋志异》-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 郦道元《水经注》-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 、 明·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组词】
状类、 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