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4:10
形象:指人或事物的外在表现或特征,包括外貌、风格、行为等在他人心中形成的印象。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形象也可以指艺术作品、品牌、城市等抽象概念的外在表现和公众认知。
形象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形状和外貌。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扩展到包括抽象概念的外在表现和公众认知。
在现代社会,形象在个人职业发展、品牌营销和城市规划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良好的形象可以增强信任感和吸引力,而不良的形象则可能导致负面影响。
形象一词常引发人们对美、信任和专业性的联想。在个人层面,良好的形象可以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在商业层面,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提升消费者忠诚度。
在职业生涯中,我意识到个人形象的重要性。一次成功的面试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专业的着装和自信的举止可以大大提升个人形象,从而增加获得工作机会的可能性。
诗歌: 在晨光中,他的形象如雕塑般清晰, 每一个动作,都刻画着时间的痕迹。
故事: 小镇的形象在夕阳下变得柔和, 每一座房屋,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视觉:想象一个城市的形象,可能会联想到其标志性建筑、街道布局和公共艺术。 听觉:提到个人形象,可能会联想到其说话的语调、笑声和社交场合的互动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image”和法语的“image”,虽然基本含义相似,但在具体使用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形象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涉及个人、艺术、商业和社会等多个领域。深入理解形象的含义和应用,对于提升个人素养、增强品牌影响力和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