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5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56:00
词汇“形见”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形见”的字面组合来分析,即“形”和“见”两个字的结合。
结合来看,“形见”可以理解为“显现形状”或“看到形状”的意思。
由于“形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抽象概念或物体的形状显现出来,例如在描述梦境、幻觉或超自然现象时。
由于“形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形”和“见”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
在某些文化或背景下,“形见”可能与灵魂、鬼魂或超自然现象的显现有关,例如在描述灵异或神秘体验时。
“形见”可能带有一种神秘或超自然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不可见的事物变得可见,或是某种隐藏的真相被揭示。
在日常生活中,“形见”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创作或表达中,它可以用来增添一种神秘或艺术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形见”来描述梦境或幻觉中的景象:
夜幕低垂,星辰形见,
梦中之景,如幻如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梦境或幻觉的画作,其中模糊的形状逐渐清晰,形成“形见”的效果。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梦幻或神秘风格的音乐,来增强“形见”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形见”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例如英语中的“shape manifestation”或“visualization”。
“形见”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主要依赖于特定的语境和创作需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可以作为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词汇,用于描述那些难以言喻的视觉体验或心理状态。通过对“形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灵活性和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1.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
2.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