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4:08
形象工程: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为了塑造或提升某个个人、组织、城市或国家的公众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或建设项目。这些活动或项目往往侧重于表面上的美化或宣传,而不一定反映实质性的改进或发展。
“形象工程”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相对较新,主要是在20世纪末随着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的发展而流行起来。它源自对英文词汇“image project”或“PR project”的直接翻译和本土化。
在**,形象工程常常与政府或企业的公关活动相关联,有时被视为一种政治或商业策略,用以提升公众形象或掩盖实质问题。
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暗示了只做表面功夫而不关注实质问题的行为。人们可能会联想到那些只注重外在形象而不注重内在质量的行为。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公司或个人通过形象工程来提升自己的形象,但最终因为缺乏实质内容而失去信任。
在诗歌中,可以将“形象工程”比喻为那些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内在的人或事物,如:
华丽的外衣下,
藏着空洞的心。
形象工程的假象,
终将在真实面前崩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城市通过建设大型雕塑和美化街道来进行形象工程,但市民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表面华丽但缺乏深度的音乐作品来象征形象工程。
在英文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R stunt”或“image makeover”,它们在概念上与“形象工程”相似,都强调通过表面上的改变来提升形象。
“形象工程”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在评价任何事物时,不仅要关注其外在表现,更要深入了解其内在实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表面功夫和实质内容的看法。
1.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
3.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4.
【程】
(形声。从禾,呈声。本义:称量谷物,并用作度量衡的总名)。
度量衡的总称。
【引证】
《礼记·月令》-按度程。 、 《荀子·致仕》-程者,物之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