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1:15
备忘录(Memorandum)是一种书面文件,用于记录信息、提醒事项、传达指令或作为内部沟通的工具。它通常简洁明了,旨在帮助接收者记住或执行特定的任务或决策。
备忘录源自拉丁语“memorandum”,意为“需要记住的事”。在英语中,它最初用于法律文件,后来扩展到商业和日常使用。
在现代社会,备忘录是组织内部沟通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法律领域,备忘录用于记录会议和决策,确保过程的透明和可追溯。
备忘录通常与组织性、效率和责任感相关联。它可能唤起人们对有序生活的向往,也可能让人感到压力,因为它提醒了未完成的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备忘录来记录重要的日期和任务,这帮助我保持生活的有序和高效。
在诗歌中,备忘录可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重要性:
时光的备忘录, 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每一行字, 都是过往的回声。
备忘录可能让人联想到整洁的办公桌、有序的文件夹和键盘的敲击声,这些都与高效和有序的工作环境相关。
在不同语言中,备忘录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使用场景相似。例如,在法语中,备忘录被称为“mémo”。
备忘录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专业环境中,备忘录都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帮助我们记录、提醒和沟通。通过深入了解备忘录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来提高我们的组织能力和沟通效率。
1.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
2.
【忘】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忘,不识也。 、 《诗·郑风·有女同车》-德音不忘。 、 《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中年病忘。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偕忘。 、 诸葛亮《出师表》-忘身于外。
【组词】
忘魂、 忘昏、 忘反、 忘年、 忘味、 忘食、 忘却、 忘生舍死、 忘先
3.
【录】
(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録,金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