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2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20:23
“不可端倪”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事物深奥复杂,难以捉摸或理解。它强调的是事物的深不可测和难以把握的特性。
在文学作品中,“不可端倪”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心理活动或**的发展趋势难以预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哲学或复杂系统研究中,它可能会被用来描述那些难以用常规方法分析的现象。
“不可端倪”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端倪”原指事物的头绪或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演变为形容事物难以理解或预测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不可端倪”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深奥的哲学思想或复杂的政治局势,反映了人对于深层次思考和复杂现象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神秘和深邃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需要深入探索和思考的复杂问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不可端倪”来形容一位同事的工作方法,他的策略总是让人难以捉摸,但最终总能取得成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星辰的轨迹‘不可端倪’,如同命运的丝线,交织着无尽的谜。”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选择一张星空图,因为星空的深邃和神秘与“不可端倪”的意境相契合。在音乐方面,可能会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它的旋律复杂而深邃,与这个词汇的意境相呼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igmatic”或“inscrutable”,它们也有难以理解或预测的含义,但具体的文化和语境差异使得这些词汇在使用上有所不同。
“不可端倪”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那些复杂和深奥的现象。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词汇的多面性和深度。
日向午,犹不肯成一字,同人来相敦迫,方始振笔直书,涛怒云舒,~。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可】
3.
【端】
(形声。从立,耑(duān)声。本义:站得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立容直也。”-端,直也。 、 《广雅·释诂一》-端,正也。 、 《礼记·祭义》-以端其位。 、 《礼记·王藻》-端行颐霤如矢。 、 《礼记·曲礼》-振书端书于君前。
【组词】
端行、 端拱、 端伟、 端端、 端身
4.
【倪】
(形声。从人,“兒”(ní)声。本义:小孩)。
同本义。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下》-反其旄倪。 、 《旧唐书·玄宗本纪》-垂髫之倪。
【组词】
倪子、 倪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