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0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02:48
导语: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文章、新闻报道、书籍或其他文本的开头部分,用来引导读者进入主题的一段文字。它旨在简要介绍即将讨论的内容,设定文章的基调,并吸引读者的兴趣。
导语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导”和“语”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用法可以追溯到对文章结构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用于描述各种文本的开头部分。
在新闻业和出版业中,导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一个好的导语能够提高文章的阅读率和影响力。在社交媒体时代,导语的概念也被应用于标题和摘要的设计,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导语这个词通常给人一种正式和专业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精心编排的文字和深思熟虑的表达。在阅读或写作时,一个好的导语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我经常需要构思一个有力的导语,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研究的重要性和相关性。一个好的导语不仅能够吸引审稿人的注意,还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的内容。
在诗歌中,导语可以是一句引人深思的诗句,为整首诗设定基调:
“在晨曦的微光中,我写下这句导语, 它如同一道光,穿透了黑暗的夜。”
导语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本打开的书,或者一个演讲者站在台上准备开始演讲的场景。在听觉上,它可能与一个深沉而有力的声音相关联,为即将到来的内容做铺垫。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ead-in”或“introduction”。这些词汇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旨在引导读者或听众进入主题。
导语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文本结构的一部分,也是沟通技巧的体现。理解和运用好导语,能够提高写作和演讲的效果,增强信息的传递和接收。
1.
【导】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导,引也。 、 《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其治宜导引按轎。 、 《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导官令本。 、 《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导官。 、 《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导一茎六穗于庖。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虞人导前,鹰犬罗后。
【组词】
导子、 导从、 导仗
2.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