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22:5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22:54:01
生石灰,化学名称为氧化钙(CaO),是通过在高温下煅烧石灰石(碳酸钙,CaCO₃)得到的产物。其字面意思是指未经水化处理的石灰,基本含义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和化学原料。
生石灰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英语和中世纪拉丁语,其基本成分“石灰”在多个语言中都有相似的表达。随着工业革命和建筑技术的发展,生石灰的使用和生产技术也不断演变。
在许多文化中,生石灰与建筑和农业的传统实践紧密相关。例如,在古罗马和古埃及,生石灰被广泛用于建筑和艺术创作。
生石灰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建筑的坚固和历史的沉淀,也可能让人想到农业的辛勤和自然的循环。
在个人生活中,生石灰可能出现在家庭装修或园艺活动中,用于改善土壤质量或作为建筑材料。
在诗歌中,生石灰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物质的转化:
岁月如生石灰, 煅烧出历史的痕迹, 每一块砖,每一堵墙, 都是时间的见证。
生石灰可能让人联想到白色、粉尘和石灰窑的烟雾,以及石灰与水混合时的嘶嘶声。
在不同语言中,生石灰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化学成分和用途在各个文化中都是相似的。
生石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其物理和化学特性,还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文明和技术的发展。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
3.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